◎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由于冬季用气出现紧张,焦化产能利用率不断提升,1月初,国内样本焦化企业焦炭产能利用率在70%左右,到了2月份已经回升至80%左右,3月份多数时间保持在80%左右的高位。
截至2017年12月31日,查明资源储量中,累计动用资源储量42,034万吨。2018年计划发电量490,000万千瓦时,计划售电量446,653万千瓦时。
售电量完成462,959.28万千瓦时(含光伏),完成年度计划的113.14%。煤炭产品的销售收入占营业总收入的80.82%%,煤炭产品主要销往内蒙古、吉林、辽宁地区。子公司霍林河露天煤业(香港)投资现金9,396,450.00元,巴基斯坦塔尔煤矿。2018年计划原煤生产收购4,600万吨,计划原煤销售4,600万吨。二是对锡林郭勒盟霍林河新能源有限公司增加注册资本。
电力产品的销售收入占营业总收入的16.11%%,电力产品主要销售给国家电网东北分部。三是报告期内新能源项目公司分别对交口棋盘山风电场99.5MW工程项目和扎哈淖尔煤业扎鲁特旗阿日昆都楞风电场二期10MWp光伏发电等项目进行了投资建设。但是,在高价格的驱动下,这两者会迅速填补供需的缺口。
近期,IEA发布了《2017年全球煤炭贸易报告》(以下简称《煤炭2017》),为了了解全球煤炭贸易的总量和价格趋势以及中国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产业投资的未来方向,本刊专访了国际能源署能源市场与安全部门总监贞森惠祐先生。第三个因素则来自中国政府,因为煤矿破产影响巨大,所以中国政府将会进一步主张煤炭价格的上涨,以稳定整个产业。其中之一是在美国伊利诺伊州的工厂,用甲醇对每年100万吨的二氧化碳进行封存。在德国,煤炭的需求量将高度取决于天然气的价格,因此,尽管核能在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但煤炭的需求仍在下降。
由于这些截然不同的趋势,2022年全球煤炭需求预计为55.3亿吨标准煤,仅仅略高于当前水平,煤炭在全球能源结构中的份额将从2016年的27%降至26%,其占电力结构的份额将降至36%以下,为IEA有统计以来的最低水平,这意味着煤炭消费将停滞十年左右。在未来,价格波动将继续存在。
第二个因素是,煤炭开采和其他行业不同,当厂商亏损的时候,他们会陆续关闭不盈利的煤矿,供应的缩减将导致价格的上涨。虽然欧洲褐煤的生产仍具有一定的意义,但随着能源变革进程的加速,褐煤的生产也将处于下降的趋势当中。2017年一季度,电煤价格从2016年年底的高点降至70美元/吨,此后,中国电力需求的激增,带来了煤炭需求的增加以及一些主要煤炭出口国的供应问题,共同推动电煤价格攀升至2017年9月的95美元/吨。将有哪些因素助推煤价的上涨?贞森惠祐:至少有三个因素会支撑煤炭价格的回升。
煤炭的运营成本主要包括人力和物力投入,以及其他额外的成本如税费等,依据地理环境和开采方式的不同,这部分成本所占的比例将会有很大的不同。煤炭价格将继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因此,中国煤炭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国际煤炭价格演变的关键。《能源评论》:在煤炭进口大国如中国、印度、日本等,各有哪些因素影响未来的煤炭进口趋势?贞森惠祐:过去几年,中国与印度的煤炭进口与其国内生产之间的脆弱平衡,使得煤炭进口处于较大的波动之中。但如果从中长期看,各进口国的不确定性普遍较大。
存在的意义《能源评论》:尽管煤价上涨以及成本下降,但《煤炭2017》提及,全球对采煤的投资已经接近于枯竭。在哥伦比亚、印度尼西亚以及南非等劳动力成本较为低廉的地区,物力投入所占比重较大,主要包括柴油机燃料、钢铁制品、以及追随最新技术趋势的动力机器,等等。
《能源评论》:IEA预计未来5年,煤炭价格将维持在高位。中国的角色《能源评论》:当前,国际煤炭价格高位运行,除了供需方面的原因,中国煤炭行业的去产能在其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贞森惠祐:中国的确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偏紧缩的市场以及一些供应事件,推高了2017年的煤炭价格。
我们预测中国的煤炭进口量会下降,但这高度依赖于中国国内供给侧的变化趋势。从欧洲的煤炭供给看,我们预测,到2022年,在波兰之外的其他欧洲国家,硬煤的生产都将趋近为零。而从供给侧看,动力煤的出口仍将被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所主导。从产业的角度来看,如果没有CCUS的长远发展,煤炭的使用在未来将会受到非常大的限制。整个欧洲煤炭需求的变化将主要取决于两个国家:德国和波兰。但毫无疑问的是,经过18个月的高价运行,整个煤炭行业似乎比两年前有了很大的好转。
在中国,煤炭需求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工业和民用领域消费量的减少,这是中国努力改善空气质量的结果。中国进口的不确定性仍将存在,即使是日本、韩国也难以预测。
可以说,煤炭开采的生产成本已经在2015年降到了极限,随着煤炭价格的回升,削减生产成本已经变得不那么紧要。总体来看,在日本,除非重启核电的进程被延缓,否则煤炭的进口量也会下降。
欧洲、加拿大、美国和中国的煤炭需求将继续下降。这种趋势在短期内能否扭转?这是否预示着全球煤炭行业已经进入了衰退期?贞森惠祐:在低价运行多年后,并且伴随着上述不确定性,企业正在变得越来越谨慎。
简单说来,如果一个项目的总体成本可以低于这个价格,对投资者来说就是具有竞争力的。在欧洲,由于煤炭不再是基础性能源,因此进口需求也更加具有不确定性。随着卢布对美元的贬值,俄罗斯的出口煤炭将变得越来越有吸引力。一个具有竞争力的煤炭行业,对整个国家的经济而言,都是一个很好的平衡器。
其次它提供了很多机会,吸引了各种利益相关方,同时能够带来收入的增长,从而覆盖项目的成本。澳大利亚由于其煤矿多为浅井煤矿,因此开采成本也发生了下降。
东北亚地区相对稳定的进口需求,则为煤炭出口国带来了些许安慰。停滞的十年《能源评论》:IEA发布的《煤炭2017》执行摘要中,提出煤炭产业正面临停滞的十年,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内涵?贞森惠祐:从2014年到2016年,煤炭需求下降了4.2%,几乎与1990~1992年的降幅持平,这是IEA自从编制煤炭统计数据40多年以来,两年内的最大下降幅度。
与之相对应的是,东北亚国家对俄罗斯的煤炭进口需求正在增加,尤其是韩国,2016年在俄罗斯的煤炭进口量增长了29%。人力因素虽然未发生明显变化,但由于大部分出口国货币相对美元发生了贬值,所以以美元计价的劳动力成本看起来都在下降。
现货焦煤价格的波动更加剧烈,飓风黛比袭击昆士兰之后,2017年4月,现货焦煤价格几乎翻了一番,达到290美元/吨。在全球去煤化的浪潮中,未来煤炭卖给谁?为何在中美贸易大战的硝烟下,煤炭行业言称影响不大?中国的蓝天保卫战对全球煤炭流转影响几何?上述问题的解答,都要放在全球煤炭贸易的大趋势中加以看待。这些项目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首先它是目前现有的技术模式下运行的,所有没有太多技术风险。在韩国,尽管政府正在努力降低煤炭在电力结构中的份额,但仍有超过5吉瓦的新增煤电并网运行,另外还有4吉瓦的在建装机。
2015年,由于钢铁市场供大于求,并且燃料价格大幅下降,这些因素导致哥伦比亚和印度尼西亚的开采成本大幅度下降。在美国,煤炭在电力部门的主导地位因为天然气价格的下降而遭到削弱。
《能源评论》:我们知道,清洁能源的迅速扩张与低碳技术的进步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那么在煤炭领域,是否有足以影响供需格局的新技术出现?贞森惠祐:这里可以提及CCUS(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即碳捕存、利用与封存技术,这个技术在世界范围已经得到四处应用。《能源评论》: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国际煤炭市场的供需情况如何?是供大于求、供小于求还是供需基本平衡?贞森惠祐:从当前来看,整个市场是供不应求的,因此价格也相对较高。
2016年,虽然印度和亚洲其他国家的煤炭消费有所增加,但无法抵消美国、中国和英国的大幅下降。随着其他燃料的迅速发展,到2022年,煤炭需求的增长将主要集中在印度、东南亚和其他几个亚洲国家。
本文地址: http://one.zhutima.com/?id=24
文章来源:天狐定制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2025-04-05 14:49天狐定制
2025-04-05 14:46天狐定制
2025-04-05 14:34天狐定制
2025-04-05 14:09天狐定制
2025-04-05 13:57天狐定制
2025-04-05 13:56天狐定制
2025-04-05 13:16天狐定制
2025-04-05 13:01天狐定制
2025-04-05 12:55天狐定制
2025-04-05 12:26天狐定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